• 专注于3-12岁幼少儿科学艺术
  • 启蒙孩子多维度综合发展
  • 让孩子自由地放飞想象

400-882-6911

5-12岁儿童自然艺术启蒙新选择:少儿户外艺术课程全解析

5-12岁儿童自然艺术启蒙新选择:少儿户外艺术课程全解析

授课机构: 福州弗里曼教育

上课地点: 校区地址

成交/评价:

联系电话: 400-882-6911

5-12岁儿童自然艺术启蒙新选择:少儿户外艺术课程全解析课程详情

为什么说户外是儿童艺术启蒙的「天然教室」?

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,孩子们的艺术感知往往被局限在教室的白墙与画纸间。而少儿户外艺术课程打破这种常规,让5-12岁的孩子带着画具、采集袋和好奇心,跟着专业导师走进公园、街角、河岸甚至社区花园。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片落叶、一块斑驳的砖墙,都能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素材库。

儿童户外艺术活动场景

课程基础信息速览

适合年龄:5-12岁儿童(分5-7岁低龄组与8-12岁高龄组,教学难度梯度设计)

核心教材:福州弗里曼艺术早教教材(结合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艺术领域要求编写)

教学定位:自然场景下的艺术感知力培养课(非传统技法训练)

从「看画」到「创画」:户外艺术的四大能力培养逻辑

区别于室内固定场景的临摹教学,户外课程构建了「观察-感知-提炼-表达」的完整创作链路。以秋季课程为例,孩子们会在银杏树下完成三个阶段的学习:

阶段:多维度观察训练

导师会引导孩子用触觉感受银杏叶的脉络,用视觉记录叶片从绿到黄的渐变色阶,用嗅觉捕捉落叶与泥土混合的气息。这些具象的感知体验,比课本上的「对称美」「渐变色」更能在孩子脑海中形成深刻记忆点。

第二阶段:自然素材再创作

收集不同形态的落叶后,低龄组孩子会用树叶拼贴出小动物轮廓,高龄组则尝试用丙烯颜料在帆布包上绘制「秋天的树」。这种从自然中取材、用艺术手法重构的过程,本质上是在培养孩子的「艺术转译能力」——将真实世界的美转化为个性化的艺术表达。

第三阶段:创作分享与复盘

每节课的最后30分钟是「小艺术家分享会」。孩子们需要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:「我选这片卷边的银杏叶,因为它像小金鱼的尾巴」「我用橙色和红色叠涂,因为秋天的阳光是暖的」。这种表达训练不仅提升语言组织能力,更能帮助孩子建立「艺术创作有逻辑」的认知。

亲子共学:让陪伴成为艺术启蒙的「催化剂」

课程特别设计「家长参与环节」,鼓励父母放下手机,以「学习伙伴」的身份加入创作。一位参与过春季课程的妈妈分享:「以前带孩子去公园只会拍照,现在跟着老师学怎么引导他观察花瓣的排列规律,才发现原来一片樱花里藏着那么多数学与艺术的关联。」

这种亲子互动至少产生三重价值:

  • 家长通过参与理解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——不是画得像,而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培养;
  • 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中获得安全感,更愿意尝试有挑战性的创作;
  • 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(如亲子合作的植物拓印手帕、户外写生画框)成为家庭记忆的载体,比普通合影更具情感价值。

高频户外:为什么不是「偶尔一次」而是「常态化」?

区别于机构常见的「季度户外写生活动」,本课程保持「每周1次户外课+2次室内延伸课」的高频节奏。这种设计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——艺术感知力的提升需要持续的刺激与反馈。

例如春季课程会连续8周围绕「植物生长」主题展开:第1周观察花苞形态,第2周记录抽芽过程,第3周绘制不同植物的叶片纹理……通过持续性的跟踪观察,孩子不仅能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,更能建立「万物生长有规律」的科学认知,实现艺术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启蒙。

给家长的选择建议:如何判断课程是否适合孩子?

选择儿童艺术课程时,家长容易陷入「画得像」的误区。针对本课程,建议重点观察三个维度:

  1. 导师引导方式:优秀的户外艺术导师不会直接告诉孩子「云要画成白色」,而是问「你觉得今天的云像棉花糖还是像羽毛?为什么?」;
  2. 创作材料多样性:除了常规画具,课程应提供自然采集物(树枝、石头)、可回收材料(旧布料、瓶盖)等多元创作媒介;
  3. 孩子课后反馈:如果孩子回家后主动说「明天还想去公园画画」「我发现小区里的花有五种颜色」,说明课程成功激发了他的观察兴趣。

福州弗里曼教育

福州弗里曼教育
认证 7 年

成立: 2006年

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
0.033104s